?發布時間:2016-04-12 ?瀏覽:
在調結構、促轉型的大背景下,注重規模擴張、依靠投資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無法適應市場要求,成本成為影響企業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。因此,強化成本管控、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,成為公路工程施工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、探索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。
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自2009 年以BT模式承接高速公路項目以來,在開啟新型投融資建設管理模式、拓寬經營渠道領域上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嘗試,初步形成了科學的管理體制和規范的管理流程。商(丘)登(封)高速公路開封段BT 項目(簡稱“開封段BT 項目”)在汲取這些管理經驗的基礎上,結合項目建設和管理實際,積極探索管理新模式,努力構建管理新平臺,以成本管控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,通過材料控制、方案優化、內部挖潛等措施,重塑高速公路BT 項目價值鏈。
改變思路 多方挖潛
從重建設到綜合效益最大
一切變化,必先始于理念的變化。
開封段BT項目自2013年6月份進場伊始,就樹立了成本管理理念,重視綜合效益最大化。項目部以統籌兼顧、全面管控為根本方法,全方位、全過程加強項目管理。項目部領導全部駐地,一崗多責,目標分解、落實到人,定期抽查、及時糾偏,并多次組織全線方案論證會,通過動態過程統一規范控制,確保不出偏差。
根據項目施工的實際情況,項目部在施工中加強合同管理和設備材料管理,在施工方集優化、混凝土配合比優化、工期優化等領域深入挖潛,通過嚴格要求、合理組織、強化安排現場監控等措施,使整個施工進度始終處于可控狀態。初步實現了質量安全管理、工程進度、成本控制、目標考核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多贏。
開封段BT 項目6 標在工程施工中創下了全線第一根立柱、第一根基樁、第一個承臺等10 余項“第一”。該標管理人員感觸最深的就是:“綜合效益最大化”的實質就是“規章制度標準化、業務流程科學化、管理服務精細化”。
開封段BT 項目通過成本管控、追求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發展觀念,適應了新一輪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及管理一體化的形勢,對外樹立了高速公路的行業形象和品牌,對內提升了組織的凝聚力、執行力和創新力。
科學管控 精細梳理
從粗放到優質高效
信息化使得企業的管理方式逐步“更新換代”。
財務集中統一管理、嚴格結算程序;引入視頻監控系統,實現關鍵部位、重點場所視頻全覆蓋; 引入電子計量稱重管理系統,收料現場單據自動打印、每日地材收發臺賬自動匯總……信息化正成為精細化管理的利器。依靠信息化技術,精細化管理高效益、低成本的效果逐步顯現。
材料成本在高速公路項目施工成本中所占比重約為50% 以上。因此,材料管控直接影響到BT項目的經濟效益。為適應信息技術集成化、自動化的發展趨勢,開封段BT項目部在總結其他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管理經驗的基礎上,利用系統材料管理模塊,對材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、應用進行了流程梳理和管理創新,實現了驗收確保無漏洞、數據確認無虛假、成本管控環節確保無死角。
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材料管理提供了量化依據,“清庫存、查賬簿、靠盤點”的粗放管理模式逐漸轉變為“流程表單化、表單信息化”的模式,管理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。
嚴格把關 整體作戰
從標準不一到規范管理
信息化手段的普及推廣和深入應用,也對工程管理的標準化、流程化、數據化以及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同時,由于開封段BT項目所轄8個標段工程管理的同質性,標準和模式幾乎可以復制,這也使得全線“統一作戰”更具可行性。
開封段BT 項目部發揮整體協調優勢,在營造外部施工環境、臨時征地、變壓器安裝和土源選取等方面,統一各標段單價和標準,統一對外協調,各專業勞務隊伍和材料供應商由項目部統一招標、統一合同、統一單價、統一結算;財務由項目部集中統一管理,嚴格執行大宗材料招標制度,主材統一由集團物資公司供應,地材由項目部統一進行招標確定,實行量、價控制,降低材料采購成本。同時,項目部根據各標段特點及施工進度需要,統一對全線技術人員、模版、機械設備等資源進行整合調配,避免資源閑置和浪費;統一對各標段進行月成本核算,定期材料盤點、定期節超分析,確保整體成本控制和及時糾偏。
通過以上措施,開封段BT項同基本形成了標準化施工、集約化采購、模塊化建設,實現了外部整體形象、內部管理流程的統一規范; 初步實現了項目部指定的“以狠抓進度管理為主線”確保完成投資目標,以嚴格“六個辦法、八個臺賬”為手段規范項目管理,以強化工程質量和標準化建設為核心打造優質精品工程,以狠抓安全生產為保證構建“平安工地”的管理目標。(摘自中國交通報 記者 周愛娟 特約記者 李志強)